作者单位
摘要
1 电子测试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555
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555
3 重庆邮电大学国际学院, 重庆 400065
为保证太赫兹辐射强度测量的准确可靠,对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的响应度进行了校准。首先,基于替代法构建了太赫兹探测器响应度校准装置,该装置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2.4%。然后,在1.63 THz频率点处,利用校准装置对12D-3S-VP型太赫兹探测器进行了校准,得到的响应度校准结果为197.6 mV/W,与厂家标称值一致。对自主研制的热电型太赫兹探测器进行了校准,得到的响应度和合成标准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362.2 mV/W和2.7%。最后,将校准结果的标准偏差值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进行了比较,发现标准偏差值在合理范围内,这进一步证明了校准方法、校准结果以及不确定度分析的合理性。
探测器 响应度 校准 太赫兹 
光学学报
2022, 42(4): 0404001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1 Institute of Physics, Otto-von-Guericke-University Magdeburg, 39106 Magdeburg, Germany
2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Mesoscopic Physics and Frontiers Science Center for Nano-optoelectronics,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3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Mie University, Mie 514-8507, Japan
4 Advanced Micro-Fabrication Equipment Inc., Shanghai 201201, China
5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Quantum Matter,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6 e-mail: Gordon.Schmidt@ovgu.de
7 e-mail: wangshi@pku.edu.cn
Investigating closely stacked GaN/AlN multiple quantum wells (MQWs) by means of cathodoluminescence spectroscopy directly performed in a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we have reached an ultimate spatial resolution of σCL=1.8 nm. The pseudomorphically grown MQWs with high interface quality emit in the deep ultraviolet spectral range. Demonstrating the capability of resolving the 10.8 nm separated, ultra-thin quantum wells, a cathodoluminescence profile was taken across individual ones. Applying a diffusion model of excitons generated by a Gaussian-broadened electron probe,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cathodoluminescence down to the free exciton Bohr radius scale has been determined.
Photonics Research
2020, 8(4): 04000610
作者单位
摘要
1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 肇庆学院(526061), 吉林 长春 130021
2 Departament de Física Aplicada-IDF. 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València, Camí de Vera s/n, 46022 València, Spain
复杂的氧化锌复合材料在光电设备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在应用。 报道一种特殊 “果球”的模拟生长——由Al2O3, Au和ZnO制成的天然 “法国梧桐悬铃坚果”。 这种“法国梧桐悬铃坚果”表面有许多小的、 溅射在Al2O3表面上的金纳米粒子层。 通过电沉积技术合成的ZnO针型在金纳米粒子层上可以很好的生长。 单色散针(或者六角形纳米柱)的获得有着有不同的分布密度。 所制备的样品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看, 像组合起来的“法国梧桐悬铃坚果”。 还研究了6 000 ℃下样品的光致发光(PL)和其他特征。 尖锐的束缚激子(BE)的和纵光学声子LO-phonon 的光谱线意味着ZnO微纳结构有着高品质的光学特性。
ZnO的六角形纳米柱 Al2O3-Au-ZnO的纳米结构 光致发电 电沉积 Hexagonal columns of ZnO Al2O3-Au-ZnO nanostructure Photoluminescence Electrodepositio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 36(10): 3394
作者单位
摘要
1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太赫兹光电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37
2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市应用光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
太赫兹(THz)波检测是一种新型有效的相干检测方法,它可以同时获得被检测物质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对几种常见水进行了测谱分析;采取迭代的方法,消除了吸收近似带来的误差,完善了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中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的滤波器,确定了Symlets9 小波滤波为最优的滤波方式;拟合得到了折射率和吸收系数随频率指数变化的规律,其相关系数的平方达到0.9 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水的折射率和吸收系数变化曲线的参数值的差异和拟合相关性的不同,可以作为区分水质好坏的依据.
光谱学 太赫兹波检测 时域光谱技术 迭代 小波滤波 水质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5, 52(4): 043004
作者单位
摘要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27
基于激光与生物组织作用时产生的光致破裂效应, 利用脉冲激光直接聚焦于孕囊内的胚胎内部, 激光产生的光致破裂效应对胚胎心脏造成损伤, 造成胚胎的快速死亡, 初步证明利用激光进行减胎手术有望成为一种新方法。采用输出波长1 064 nm、脉宽8 ns、单脉冲能量60~96 mJ可调的脉冲激光作用于牛肌肉组织样品, 并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系统测量实验样品的损伤直径和损伤深度, 建立了不同的激光参数与被作用样品的损伤直径及损伤深度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 样品的损伤深度和损伤直径与激光的脉冲能量成正相关关系, 而与激光的脉冲频率成负相关关系。这对于激光应用于减胎手术时参数的优化和精确控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脉冲激光 减胎 光致破裂 laser pulse selective abortion photodisruption 
激光生物学报
2012, 21(2): 113
作者单位
摘要
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 杭州 310027
针对近年来多胎妊娠发生率的提高,以及目前普遍实施的减胎手术存在一定的弊端,提出了一种新型安全可靠,简单快捷的减胎手术的方法。即利用1064 nm的脉冲激光作用于胚胎组织产生的光致破裂效应造成胚胎瞬间死亡,从而达到减胎的目的。实验中利用牛肌肉组织及小鼠作为实验对象,采用脉宽为8 ns、脉冲能量为60~100 mJ、重复频率为1~10 Hz可调的1064 nm激光脉冲作用于样品,可造成直径约1 mm、深度约4 mm的孔状损伤,证实了该方法用于减胎手术的可行性。
医用光学 减胎 光致破裂 脉冲激光 多胎妊娠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2, 49(7): 071701
作者单位
摘要
1 Network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re,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anyang Avenue, Singapore
2 Optical Network Division, Institute for Infocomm Research, Unit 230, Innovation Centre, Blk 2, 18 Nanyang Drive, Singapore
3 Singapore Institute of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71 Nanyang Drive, Singapore 638075
光学学报
2003, 23(s1): 763
作者单位
摘要
1 Institute for Infocomm Research, Unit 230, Innovation Centre, Block 2, 18 Nanyang Drive, Singapore
2 School of EEE,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anyang Avenue, Singapore
光学学报
2003, 23(s1): 691
作者单位
摘要
1 Network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S2-B3c-23),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639798
2 Institute for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Singapore
光学学报
2003, 23(s1): 133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